為了你我可以因為愛你我隻能愛你(悲痛!這位創造20年“零事故”記錄的看守所民警倒下了)
用愛和堅守換來20年“零事故”
追記鄧州市看守所二級警長劉利
“做一個淳樸的人,堅持、耐心、勤奮——1997年11月。”這是25年前,即將成為一名人民警察的劉利,在筆記本扉頁上寫下的座右銘。
今年10月9日15時許,河南省鄧州市看守所二級警長劉利在值班備勤期間突發腦幹出血,經全力搶救無效因公犧牲,年僅45歲。從警25年,除了在派出所工作的5年,他20年都堅守在看守所巡控崗位上,直到生命最後一刻。他恪守堅持、耐心、勤奮的信念,創造了20年“零事故”的記錄。
18萬公裏的忠誠守護
“鍾擺在滴答作響,每一響都標誌著生命縮短一秒鍾,標誌著大自然賦予我們每人生命中的一瞬已經一去不複返了。”在劉利的日記本上,工工整整地謄寫著高爾基《時鍾》裏的名句。他的一生也像時鍾一樣一刻不停,在鄧州市看守所始終兢兢業業堅守。
“在押人員來來去去,劉利是在看守所工作時間最長的民警,已經堅守20年了。”鄧州市看守所教導員劉咪說。
看似簡單的巡控,卻是守護看守所安全的“眼睛”,責任重大、枯燥機械。自2002年調入看守所,劉利對待步行巡視工作一絲不苟,生怕漏掉任何不安定因素。巡視看守所一圈大約1000米,每20分鍾需要巡邏一次,值一天班需要巡邏24次——他在這段路上重複走了20年,走了18萬公裏,約等於圍著赤道走了4圈半。
新建的看守所投入使用後,雖然完善了監控視頻係統,但傳統的監舍步巡一直是視頻監控的有效補充。尤其是深夜在押人員都入睡後,劉利更不敢有一丁點的鬆懈。交接人員、時間、物品、事件、備注……每天的巡控記錄,劉利都寫得工工整整、詳細認真。特別是疫情來襲後,劉利在落實衛生消毒、物品管理發放製度的基礎上,時刻關注在押人員的心理和情緒變化,積極普及疫情防控知識、引導在押人員做好自我防範。
長期作息不規律,讓劉利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。麵對繁重的工作,劉利一邊服藥,一邊正常值班,夜班、晚班一個不落,從不叫苦叫累,也從未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身體狀況。直到近期身體嚴重不適,他才向組織反映,申請在任務不太繁忙時調動崗位。
不放棄每一名在押人員
20年來,劉利一直懷著真誠的心,盡力幫助每名在押人員正確認知過往,樹立未來生活信心。
2017年9月,丁某因涉嫌搶劫被關押至看守所。由於父親殘疾臥床不起、母親在外務工,丁某長期無人探望。劉利了解到這一情況後,主動在休息時間為丁某購買了棉衣和棉被,並自掏腰包為其存了200元,稱是丁母所送,讓本來心灰意冷、意圖輕生的丁某感到了溫暖。在劉利的關愛下,丁某改變了自暴自棄的狀態,並在刑滿釋放後找到了一份工作,承擔起家庭的責任,回歸了正常生活。
2020年9月,在押人員黃某即將被釋放。然而劉利在巡視時,發現黃某不但沒有半點喜悅,還常常一個人坐在一邊,悶悶不樂,於是主動關心起他來。原來,黃某一直獨自生活,沒有家人和朋友,更沒有路費,正在為如何返鄉而惆悵。劉利立即贈送其路費和返程生活費用,並留下個人電話表示有困難可以隨時聯絡。黃某順利到家後,第一時間給劉利打來感謝電話。
看似一件件尋常小事,卻暖人心扉。劉利從事的工作很平凡,但平凡中充滿著熱愛、堅守和執著。
2014年5月的一天夜裏,劉利在巡控過程中發現在押人員呂某在監室內來回踱步,神態有異。半個小時後,呂某突然躺到床上。一直關注呂某的劉利感覺其躺下的姿勢有些異常,立即上前查看。發現呂某已經不能說話,劉利趕緊呼叫醫務人員進行搶救。經醫務人員證實,呂某係腦幹出血,如果沒有及時救治,後果不堪設想。
為了最大限度地做好巡控工作,劉利在業餘時間主動研究了醫學、法律、心理等方麵知識,用於管理和服務在押人員。成功施救呂某,不隻源於劉利的細心,更得益於他平時的醫學知識儲備。
工作是他心中頭等大事
“我們連個過年時的團圓飯都沒吃過。”劉利的哥哥劉創回憶道。
原來,每逢節假日需要有人留守值班時,劉利都以自己父母被哥哥接到南陽團圓、孩子已長大為由,主動放棄休息堅守崗位,讓同事回家團圓。因為工作,劉利經常缺席家中的大事小情。女兒高考時他在值班,答應的外出旅遊也僅僅是最長一天的“短途遊”,送女兒上大學的承諾也未能兌現……
家人和同事記憶最深的,是劉利帶給他們的一個個溫暖的瞬間。女兒上高中後,劉利在不值班時,都會下廚做幾道女兒喜歡吃的菜,用保溫飯盒送到學校,並鼓勵女兒好好學習;母親突然去世後,怕父親孤單的劉利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,經常拉著父親看風景。
劉利犧牲後,鄰居張大娘的兒子一直在幫助處理後事。原來,張大娘2020年10月患病後,劉利常去探望。張大娘於2021年6月去世,生前逢人便稱“劉利比家人還親”。
戰友,走好!
作者:孫雅瓊王龍 左文峰
來源: 人民公安報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评论留言